原标题:
资料图:俄罗斯基洛级潜艇
中新网1月5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曼谷邮报》1月3日发表报道称,泰国或计划采购2到3艘潜艇,作为2016年军事开支的一部分内容,从而最终弥补本国60多年来一直缺乏的能力。
泰国国防部一名消息人士透露,泰国皇家海军有望在2016年预算中提出采购2到3艘潜艇。泰国国防部长巴维·翁素万已大体同意该计划。泰国海军一直在考虑多种潜艇采购渠道,但据称韩国的“张保皋”级潜艇价格最低,单艘约3.3亿美元。
对经验丰富的观察家而言,泰国的潜艇采办计划不足为奇。泰国自1951年以来一直缺乏潜艇能力,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尝试与多个国家签署潜艇协议,包括最近与德国及韩国。尽管这些协议最终并未达成,但自2014年5月现任政府上台以来,潜艇采购计划再次成为重中之重。
所有迹象都表明泰国皇家海军准备像预料中的一样采购潜艇。2014年7月,泰国皇家海军正式启动了一个耗资数百万美元的潜艇训练中心,并派遣军官前往韩国和德国参加培训课程。2014年11月20日的皇家海军日上,泰国海军司令盖颂·参素瓦尼透露,他已重启潜艇采购计划,并将自己的提议呈送国防部长巴维。据称巴维已同意该计划,但命令海军提交希望购买的潜艇类型的详细研究报告和成本信息,以确定是否具有经济可承受性。
尽管对于泰国寻求潜艇此前曾存在质疑,但一些官员坚称,潜艇采购具有战略意义,应加紧推进采购计划。并称,潜艇将有助于泰国确保在泰国湾这一重要水域的自由航行,如果中国南海久拖不决的领土争端升级失控并波及周边地区,这里的航行自由可能遭到破坏。随着泰国未来几年参与建设缅甸土瓦深海港工程,潜艇还可帮助保护关键基础设施。
从更广层面来看,在泰国众多邻国拥有或正在迅速发展潜艇能力之际,潜艇还可以作为有效威慑手段,保护泰国主权。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已经有潜艇,越南也已开始从俄罗斯接收“基洛”级潜艇,甚至在潜艇方面一直落后的菲律宾也盯上了这种能力。
过去的经验表明,发展潜艇能力应谨慎。尽管泰国急需拥有潜艇,但潜艇采购的高昂费用对泰国来说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内部分歧之前曾令采购计划变得错综复杂,这种现象可能还会出现。泰国难以确保政局稳定,因此也不能保证目前政府将有足够长的执政时间来真正贯彻其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