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7)明英宗回到皇宫后,立即被软禁。他居住的南宫,围墙特意加高,形同监狱。加上当俘虏的岁月,他总计失去了九年自由。这就是任用小人的代价。不过他到底还是熬过了弟弟。明景帝病重期间,石亨、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明英宗复辟,次日于谦便被逮捕下狱。明英宗念及于谦有功,并不想处死于谦。怎么办?
在皇位跟前,忠臣的忠心总是一钱不值。那就杀吧。牺牲品嘛。杀掉于谦,明英宗下令将王振招魂赐葬,祀于智化寺,赐额曰“旌忠”。历史真有讽刺意义,真能讽刺人。
于谦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很大程度上因为他的性格。他这个人能力非常强。他当兵部尚书的时候,全国都不太平,北边蒙古在闹事,南方呢,福建邓茂七、浙江的叶宗留、广东的黄萧养,都是聚众立国,湖广、贵州、广西、苗族、瑶族蜂拥而起都不太平,都有事。这前前后后的部队调动部署,都是于谦一手谋划。按说战局瞬息万变,但于谦他总是口述奏章,口头下命令,下属接受成命以后,写下来以后,发现都符合实际,都有可操作性。这时候大家往往都相互对视,感佩惊讶于长官的才干。这个人不仅仅是总司令,他还能当好参谋长。
才干突出的人,往往性格也很突出。于谦性格刚直,一尘不染,眼里揉不得沙子。《石灰吟》已是明证,那就是个例子。他看不起皇亲国戚庸碌之辈,碰到不平的事不如意的事,便抚胸自叹:我这一腔热血,真不知道洒在何处。你是热血,别人都是冷血吗?你热血无处抛洒,不是说四周一团漆黑吗?这样只能处处树敌。都是坏蛋,就你一个人好,那你就是大家的敌人,皇帝很信任他,明景帝很信任他,大事小事凡事牵扯到人事,当然人事全是大事,皇帝总要征求于谦的意见。就这样很多人求官不如意,不可能大家都如意,不如意的人这个账就记到于谦头上。比如直接导致他死亡的徐有贞。徐有贞是谁,就是前面说过的主张迁都的那个徐珵,后面改名了。景泰年间他治河有功,想当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教育部长,托于谦跟皇帝说,皇帝记得,说这个徐珵这家伙不就是当初主张迁都那个人吗,这个人怎么能当国子监祭酒,怎么能当教育部长呢?不行,没答应,徐有贞结果就迁怒于于谦,他认为这是于谦没有使劲,或者在使反劲在使别子。
我们可以想象,于谦必然有独断专行的一面。这在所难免,为了提高决策效率,往往不得不这样。因为效率与公平或者民主是矛盾的,经常有矛盾。很多人都弹劾过于谦,其中包括谁,竟然还包括罗通。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于谦举荐他,升为兵部员外郎、坚守居庸关的那位名将。罗通弹劾于谦等人滥功,说是德胜门外不知道杀了多少敌人,竟然有六万六千人升官。这个数字当然有误,有水分,这个数字不确切。于谦他上奏反驳说,升官的只有石亨部下有功的一万九千八百人,另外就是三千多阵亡者。
于谦贪功吗?他不贪功,也不贪财,这也有可能也是他的死因所在。石亨记恨于谦就是因为这个事儿。德胜门打赢以后,石亨功劳不及于谦,但因此封侯了,心中不安,上疏举荐于谦的儿子于冕。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官场上流行这样的美事,投桃报李,官官相为。但于谦不干。他说:“国家多事,臣子不该顾及私人恩情。石亨身为大将,没听说他发现提拔寒微人才、低级将领,却偏偏举荐臣的儿子,舆论会怎么看?臣极力推托却仍侥幸得官,不是少保不想干吗,我决不敢让儿子滥冒功劳。”我儿子坚决不能升官。
于谦这话,就完全不讲官场规则,让石亨下不来台,你想石亨能高兴吗,我好心好意举荐你儿子,你给我来这一套。
一个廉洁的将帅之才,仅仅因为性格棱角过于有锋芒而死无葬身之地,这就是独裁体制内的逆淘汰结果。当一种体制丧失自净能力的时候,也就是他灭亡的时候。明朝便是活生生的标本。
好了,先讲到这里,下面进入网友互动环节。
好了,先讲到这里,下面进入网友互动环节。有网友提问说“土木之变”明军的损失到底有多少?我注意到各种史料有记载的比较矛盾。
这个问题是比较专业的问题,“土木之变”明军的具体损失主要在于他出击兵力的总数,关于这一点最早的详细记载是刘定之的《否泰录》,那上边说官军私属共五十余万,嘉靖以后很多史家沿袭这个说法。谈迁写《国榷》的时候特意强调官军私属有部分,清人从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以下不再提及私属,就直接说官军五十万,乃至五十余万。然而《英宗实录》它没有提及详细数字,只是说官军人等,死伤者数十万。刘定之的《否泰录》他采自耳闻目见,估计当时明军有号称五十万之举,就是号称我有五十万人。就像曹操南下的时候,南下赤壁,我号称水陆八十三万。但刘定之也是《英宗实录》的副总裁,《否泰录》成于景泰年间,《英宗实录》修成稍晚,《实录》上不采用五十万的说法足以说明一件事,就是土木之变十余年以后,人们已经怀疑当时有五十万大军的说法。当时出动的明军是在京的五军营、神机营和三千营,外加必备的亲军,三大营的规模,永乐时期有四十万,此后的具体数目没有明确记载。根据史料推算总数应该有三十万。
有网友问修齐治平是古代诗人的标准理想,文人从征为这些诗人理想实现提供了别样的风采和直接的通道。那么从总体上看,文人从征指挥作战的效果如何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想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是要承认专业有分工,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嘛。历史上最经典的战例绝大多数还是由将军创造的,文人的确只是其中的点缀,像虞允文的采石矶大捷是极个别的例子于谦也都是极个别的例子,只能这样看,不可能比将军打得还好。要那样的话,国家还养将军干吗呢。
有网友问,古代文人能否从征往往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关,一般说来宋明两代文人从军很多,应该与朝政时局有关吧?这是否与朝代的政治特点有关呢,比如宋代是否与文人政治有关?
人,我们都知道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所以任何一个人他无法脱离当时的大环境,这是必然的。这个网友提出来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他有问其实也有回答,他说得很对,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宋代,我们知道皇帝是黄袍加身,搞兵变上来的,所以对武将是格外警惕、格外限制。他怎么限制呢?武将俸禄很高,你比如说节度使,节度使如果没有别的衔,只是单纯的节度使是从二品,宰相是正一品。这个节度使他的工资收入是宰相的好几倍,这个钱是什么钱,这个钱实际上让他做奴才的钱。什么意思?就是他的地位很低,地位比文官很低,这就是我给你的经济补偿。所以说总体来说,像这个惯例清朝、明朝也都是奉行的,也都这样,历史确实是这么回事。
好今天先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要讲谁呢?我们要讲这个人更有传奇色彩,怎么有传奇色彩呢?这个人是个哲学家,是个病人,他自己说是个废人,已经废了,结果他创造了一个什么历史,他创造了这样一个历史,就是他匆忙纠集起来一些乌合之众就平定了谁的叛乱呢,平定了一场精心准备的叛乱,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明朝的王守仁,王守仁这个名字大家不熟悉,但是大家一定知道王阳明,他就是我们下一讲要讲的主角。
好了,谢谢大家。
搜索更多 《讲武堂》 《书生点兵》 的新闻
- 2014-02-15 11:27:00 《讲武堂》 20140215 书生点兵③于谦
- 2014-02-08 10:18:00 《讲武堂》 20140208 书生点兵②辛弃疾
- 2014-01-25 12:45:05 《讲武堂》 20140125 书生点兵①范仲淹
- 2012-08-25 12:01:08 [讲武堂]二炮 天安门前点兵 ③ 大国雄风(20120825)
- 2012-08-25 10:02:00 《讲武堂》 20120825 二炮,天安门前点兵③大国雄风
- 2012-08-18 10:02:00 《讲武堂》 20120818 二炮,天安门前点兵②闪亮登场
- 2012-08-11 10:02:00 《讲武堂》 20120811 二炮,天安门前点兵①震撼亮相
- 2012-11-30 14:03:11 《讲武堂》 20120825 二炮,天安门前点兵③大国雄风
- 2012-11-30 14:03:11 《讲武堂》 20120818 二炮,天安门前点兵②闪亮登场
- 2012-11-30 14:03:11 《讲武堂》 20120811 二炮,天安门前点兵①震撼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