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军事频道 > 和平年代 >

CCTV7《和平年代》栏目手记:新闻在那里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0日 11:0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李超在拍摄《急先锋》

    1924年,《纽约时报》记者问乔治?6?1马洛里:“你为什么要攀登珠峰?”马洛里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山在那里。”这句话成了登山界圣经般的名言,从此激励着无数人去征服一座又一座原本不可能征服的山峰。

    作为一名记者,新闻发生了,而我们不在现场,那是一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6?1卡帕曾说:“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作为一名军事记者,也梦想着有一天能像罗伯特?6?1卡帕一样创作出震撼心灵的作品。战场在哪里呢?我们军事记者的战场就在全国各地的连队里,边防,哨所,海岛……只要有部队的地方就有我们的战场,而每一个片子就是一次战斗,要想赢得战斗,就要有登山家乔治?6?1马洛里那种自觉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个职业,然后就是像罗伯特?6?1卡帕一样,近一些,近一些,再近一些。

    新闻在那里,听到去拍摄演习,我心就开始冲动起来。虽然10个小时的车程,军列走了25个小时,但是下车后我依然精神抖擞,因为我想知道他们走完四十公里后的样子,更想知道他们在走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是什么支撑着将近40个小时没合眼的他们,所以我们也踏上了四十公里的征程。达到集结地域已经是第二天上午9点,最后一名战士归队后,我们也跟着睡进了帐篷,蚂蚁山上蚂蚁成群,忘记拉上帐篷拉链的我们被咬得浑身是包,而蚊虫似乎并不想放过我们,因此我们都成了被攻击对象,虽然很热但是都裹得严严实实。14天的演习我们与学员们同吃同住,十四天里我也感受到了战场的危险,也知道了作为战场上的先锋队,工程兵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不易,重型装备也让我这个军事迷过了眼瘾,同时我也深深的对我们的工程兵打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这些军官学员,到部队后将会成为骨干,而他们也当之无愧。因此战场急先锋,做了上下集。

    九月北方已经是天高气爽,而南方广东湛江依然是一个火炉,而在演习时突遇热带风暴登陆,湛江风雨交加给拍摄带来一定的难度,等到台风过后,我们跟随湛江某预备役高炮旅踏上了前往遂溪的阵地,这是广州军区历史上第一次把预备役部队纳入正规部队编制合同其它军种进行演习,因此意义重大,怎么做好这个报道呢,通过了解,我们选取了一名预备役跑班班长进行跟踪拍摄,9天拍摄下来无数次的转移阵地,还要防止蓝军特种部队袭扰,期间辛苦不言自明。

    2012年春节大年初四,丽江玉龙雪山突发大火,正在休假的我,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跟制片人汇报情况,当天赶往,丽江玉龙雪山火灾现场,辗转到达火场,已是凌晨两点,这时见火场上森警战士们依然在奋力扑救山火,我不由自主的拿起摄像机跟着一队人员,连夜上了山,在海边3800多米的山上,风力达到了八级,人被吹得东倒西歪,而冒然上山打火也是很危险的,在熊熊的打火面前,森警战士们用尽了山里最后一滴油最后一滴水,经过4天的扑救大火才得以控制,为了防止山火复燃最得不到补给的战士们就自己的救命水,往火上浇,到最后尿都用上了。在山上得不到补给,只能吃随身带的干粮,每天一顿饭,有时为了拍摄连饭都顾不上吃,下山后开始到资料,看素材,整理资料,拍摄完后赶上春运返程高峰,没定山机票,火车票,汽车票都买不上,只好包车前往大理,在从大理又包了一车回昆明,收集完素材后就返回北京,虽然身在云南但是我连家都没顾得上回,到北京赶制节目《决战东巴谷》。在火场一线这批八零九零后为主体战士们的勇敢奉献精神也深深的打动了我,与他们一起火场鏖战,路宿山头,烤火堆,吃馒头咸菜,有了感同深受的体验,做起节目来更轻松了,因为我写的就是他们的事,有感而发,永远比隔靴搔痒,闭门造车想出来的新闻要真实鲜活。

    完成丽江节目后,我和摄像王春宁来到了重庆市黔江区马喇镇,拍摄全国优秀复转军人小庄小学教师周永和,在历时十天的时间里,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中间还下了一场雪,在大山里我们的感冒了,但是为了拍摄留守儿童回家的镜头,我们都坚持跟孩子们一起走山路回家,由于刚下过雨山路湿滑,加上设备器材沉重,路上忘记了摔倒过多少次,虽然摔跤但是我们尽全力保护着设备,设备完好无损,但是我们爬了四个小时的山才到,梁拉、梁正和谢中华家里。虽然山高坡陡路远,但是我们拍到了留守儿童上学的不易,很家庭生活条件的艰苦,也深深的认识到了留守儿童教育的严重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后果不堪设想,而周老师虽然快退休了依然在为留守儿童们站好最后一班岗,拖着病体,忍着痛一趟趟的跟着我们走山路,实在于心不忍。

    通过一直以来在基层拍摄我明白了,人民群众在基层。基层是实践的主战场,基层是新闻的原产地。提倡新闻工作者走基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事业新形势新要求。身沉基层,心系群众,不只是认识问题和方法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世界观问题。到基层面对面接触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最终成效如何,群众能不能接受我们的宣传,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真正把根扎在基层,坚持在立场上、态度上、感情上贴近群众。如果走基层搞只是走马观花走过场、做做样子摆架子、搞些形式一阵风,就会失去意义和作用。我们必须真正把重点放在基层,把功夫下在基层,把心操在基层,把劲使在基层:基层有所想,我必有所感;基层有所呼,我必有所应;基层有所盼,我必有所办;基层有所求,我必有所助;基层有所需,我必有所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听到真话、看到实情,做出好片子,赢得更多的观众。
新闻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

热词:

  • 军事
  • 和平年代
  • 栏目
  • 记录
  • 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