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军事频道 >

CCTV-7将播出特别节目《军营大拜年》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6日 10:4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正月三十至初六,每天下午  CCTV-7将播出特别节目《军营大拜年》。今年《军营大拜年》摄制组及众多军旅艺术家们兵分七路,上高原,下海岛,冒严寒,踏冰雪,深入到祖国东西南北的30多个英雄部队和边防哨所,行程20多万公里,演出80余场与一线官兵一起欢度新春。所到之处无不留下艺术家精彩演出的身影和情系官兵的佳话,每场演出都以浓厚的地域特色、部队特色和艺术特色,给观众和部队官兵送去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而这其中也发生了不少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先睹为快。

    一棵小白杨 一段边防情

    新疆塔斯提边防哨所,又名小白杨哨所,歌曲中所唱的那棵“陪我一起守边防”的小白杨就栽种在那里。小白杨哨所是如何得名的?那棵传说中的小白杨背后又有哪些动人的故事?摄制组准备前往一探究竟。得知这一消息,阎维文也主动请缨一同前往,去看望坚守在那里的官兵,也去看看那个在歌中陪伴了自己快30年的老朋友——小白杨。

    在边防官兵的精心呵护下,如今的小白杨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虽然是寒冬腊月,树叶落尽,但小白杨的身姿却仍然那么挺拔。为了衬托新春的气氛,战士们给小白杨披上了红绸带,挂上了红灯笼,映衬得小白杨也喜气洋洋起来。一阵风吹过,小白杨的枝丫微微晃动,似乎也在欢迎摄制组和阎维文的到来。

    初到小白杨哨所,阎维文就被战士们的热情给“惊呆了”,让他更加惊喜的是,摄制组还将当年亲手栽下小白杨的锡伯族老战士程富盛也请到了现场。这两个对于小白杨有着特殊意义的人第一次相聚在小白杨树下,虽然没有树叶沙沙作响,但每个人都深深地感觉到,见证了这一切的小白杨那无声的感动。

    1980年,19岁的程富盛应征入伍来到塔斯提边防哨所。当时这里一片荒凉,风沙肆虐,一年也见不到绿色。次年春天,程富盛和战友不甘心哨所周围是单调的土黄色,他们从驻地老乡那里买来小叶杨树苗,栽在哨所旁。但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栽下的树苗无一成活。

    1983年4月,程富盛回家乡察县探亲。他跟母亲富吉梅说起了哨所自然条件的艰苦,还说自己很想念家乡处处葱茏的绿色。儿子返程的那天早晨,富吉梅与丈夫在后院挖起10棵自家培育的杨树苗,让程富盛带到哨所栽上。自从栽下小白杨后,每次巡逻执勤后,程富盛都要赶着牛车去小河拉水。水紧张的时候,战士们甚至剩下饮用的水用来浇灌小树苗,在他们的精心护理下,10棵小白杨中终于有1棵活了下来。

    1983年夏天,到塔斯提哨所采风的词作家梁上泉在一名战士的日记里看到了“小白杨陪我一起守边防”的真情流露,他一夜难眠,饱含激情一气呵成写下《小白杨》的歌词,作曲家士心为之谱了曲。而在阎维文的出色演绎下,《小白杨》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红的军旅歌曲之一。小白杨哨所也因此而大名远扬。

    熟悉的《小白杨》的歌声在小白杨哨所上空再度响起,程富盛和战士们一边聆听阎维文的演唱,一边噙着泪小声地跟着哼唱起来……

    我们的名字叫“不冷”

    在赴黑龙江珍宝岛哨所的摄制组中流传着这样一首自编的歌,“不冷,不冷,我叫不冷”。在摄制组到达珍宝岛时,那里的气温已经低达零下30多摄氏度了,厚厚的冰雪覆盖着乌苏里江,在通往珍宝岛的江面上都可以行人和跑车了。许多演职人员知道那儿冷,临行前都做了很多的防寒准备,但在这北国的严寒面前大家仍被冻得瑟瑟发抖。

    慰问演出期间,摄制组组织全体人员瞻仰了烈士陵园,向先烈敬献花圈,参观中,大家了解到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领土不受侵犯的事迹,学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珍宝岛精神。演出队队长白雪当即倡议,要用珍宝岛精神为驻地官兵演出。

    岛上条件有限,最大的屋子也转不开十来个人,于是大家提议把舞台设在这岛上的大门口,于是大家就唱着这首“不冷”歌走上了这特殊的舞台,演出中,当战士献上他们花费几天时间制作的“蜡烛花”,并讲述多少年来都没有专业文工团上岛演出时,演员们感动了,他们更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

    在整个演出期间,白雪既要参加演出,又要主持节目,作为一个南方姑娘,她从没到过这么冷的地方,平时不喝酒的她,也忍不住端起白酒喝上一口。慰问小分队中有三位是在2011年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我爱唱军歌》活动中,被评选为最具人气奖的“壮哥们”组合,这哥仨一身紧身的作训服,以欢快的歌声、矫健的舞姿感染着现场官兵,此时此刻更彰显出其身形之“壮”、人气之“壮”;大学生段洁琼作为一名热心观众代表,参加了《军营大拜年》的体验活动,她被现场情绪深深感动,也主动请缨,用一曲《兵哥哥》唱出了自己的心声。
演出结束后,观看演出的近百名官兵仍然久久不忍离去,导演对他们说,天太冷了,赶快回去吧。战士们说,不冷,你们来了,我们心里面热。

    30载送菜上哨所 风雪剪不断慈母情

    虽置身于冰天雪地,内心里却温暖如春,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4700多米的乃堆拉哨所,前来慰问演出的演员和战士们正热热闹闹地围炉叙话。桌上两盆火锅烧得是红红火火,旁边摆满了新鲜的蔬菜和热气腾腾的饺子。难得有这么丰盛的年夜饭,战士们说。吃菜难是乃堆拉的老问题了,高原哨所路况艰难,运输不便,有时冬天大雪封山,想要吃到新鲜的蔬菜,就必须靠人拉马驮将菜背上山。因此他们一定要感谢席间几位特别的客人——藏族老阿妈德吉、次仁曲珍和普次。

    三位老阿妈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给边防哨所送菜,如今已经坚持了近30年。地处乃堆拉、东嘎拉、詹娘舍、则里拉哨所的战士们都吃过老阿妈送的新鲜蔬菜。冬季每周送一次,夏季每周送两次,风雪无阻。有的时候路不好走,老阿妈就要放弃马匹,徒步上山,背上是30多斤的蔬菜,包裹里还有给哨所战士代买的牙膏、牙刷、香皂、洗衣粉等生活日用品,以及寄给哨所战士的邮件、邮包。这几年,随着边防条件的改善,则里拉、詹娘舍哨所的官兵已结束了吃菜难的历史,但她们却仍然坚持为官兵们送菜,她们的儿女也陆续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

    送菜老阿妈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所有在场的演职人员。剧组人员为老阿妈送上由北京带来的节日礼物,坐在旁边的演员们也不断为老阿妈夹菜。数十年初衷不改,风雨无阻,这是一种怎样的坚持,怎样的毅力,其间又要经历多少艰辛,多少风险,恐怕连她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了表达敬重和感激,战士们特地将她们请来一起观看节目,一起吃年夜饭,在欢声笑语中,共同迎来崭新的一年。

    “阿拉风口”

    新疆博乐有个阿拉山口口岸,口岸边有个阿拉山口哨所,这里每年八级狂风天气达160多天,是世界著名的“大风口”。

    摄制组刚到阿拉山口哨所时,老天还算给面子,只刮起了3至4级的风,可在演出期间,老天开始发威了,挂在哨塔上的灯笼被吹跑了俩,设置在营区墙上的背景布也被刮得飞舞了起来,四五个战士赶忙跑上去拉,却怎么也拉不住。

    然而享有“阿拉山口坚强堡垒”荣誉称号的官兵们却在笑傲狂风,站在哨位上的战士依然岿然不动。演员们被感动了,他们顾不上寒风对身体和嗓子的伤害,纷纷在表演中拿出来最佳的仪表和歌声。既要唱歌,又要担当主持的蔡国庆,在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一个人在舞台上就迎风站了一个多小时,事后他戏称这是“阿拉风口”。

    变脸

    说起“变脸”,大家都知道那是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可摄制组在长白山天池哨所上慰问演出时,也上演了这样“变脸”的一幕。

    赴天池哨所慰问小分队原本只计划在哨所驻地进行一场慰问演出,但当大家知道还有的战士在山顶上的界碑前站岗巡逻后,他们不顾风雪严寒,硬是攀爬了1236级台阶——其实那已经不能算成是台阶了,只有脚脖子高的扶手,台阶上全是厚厚的积雪,大家只能是一脚深一脚浅地缓慢爬行。

    小分队中年纪最小的要属曾参加过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咱班有达人》的张楚楚了,她在哨所驻地演出时还表演过川剧的变脸。作为一个江浙女孩,第一次爬雪山的张楚楚表现得异常兴奋,一路上又是唱,又是跳,登上山顶时还顶着凛冽的大风不停地拍照。可5分钟过后,她抱着领队哭了,因为白净细嫩的脸庞已经红肿了。与她同时“变脸”的还有演员李伟鹏,他的脸已经煞白,据部队的陪同人员介绍说,这都是冻伤的前兆。

    但当巡逻战士围拢过来时,看到了挂满白霜的军帽,以及黑里透红的面容和刚毅的眼神,演员们领悟到什么才是“雪花为舞,大风当歌,钢枪作笔,天池为磨”的天池官兵精神,于是他们擦去了眼角的泪珠,用灿烂的笑容和嘹亮的歌声给官兵们送上真情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龙年春节即将来到,合家团圆之际,我们为您奉上这道军旅特有的大餐,愿您与我们一起在动人的歌舞和战士灿烂的笑脸间度过这美好的新春佳节。

热词:

  • 军营大舞台
  • 军营大拜年
  • 军事
  • 明星
  • 歌手
  • 演唱
  •